• 期刊首页
  • 学校概况
  • 期刊简介
  • 期刊导读
  • 校园公告
  • 财大新闻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 学校概况
  • 期刊导读
  • 邮箱投稿
  • 邮政投稿
  • 在线投稿

校园公告Notice

  • 关于网上评选吉林财经大...
  • 吉林财经大学校园种植草...
  • 吉林财经大学电梯维修项...
  • 关于图书馆进行第九次数...
  • 关于推荐第六批长春市有...
  • 关于转发省人社厅《关于...
  • 关于2014年专业技术二、...
  • 关于做好2015年领导干部...

财大新闻Activities

  • 我校召开党委理论中心组...
  •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
  •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
  •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邱...
  • 吉林财经大学召开2015年...
  • 经济学院举办“两金”、...
  • 吉林财经大学召开2015年...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3年 > 01 > 信息摘要

金融化与资本主义危机:后凯恩斯主义金融化理论述评

【出 处】:

【作 者】: 赵峰 ; 马慎萧 ; 冯志轩

【摘 要】为了解释2008年以来的世界金融危机,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继承和借鉴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上,在传统的IS-LM模型中引入了金融不稳定假说、信用机制和虚拟经济等因素,发展出一套经济危机和周期理论。该理论在一个较简单的IS-LM模型中,研究了金融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渗透和由此引起的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改变,成为现代研究金融与经济危机的基础性框架之一。但由于该理论植根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传统,即主要依赖心理的和偶然的因素来解释经济问题,且由于该理论采用的分析工具是传统IS-LM模型这一静态分析工具,忽视了不确定性方面的因素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因此,该理论存在较大的修正和发展的空间。

相关热词搜索: 经济和金融危机 金融化 后凯恩斯主义

上一篇:西方马克思主义“去经济学化”现象反思
下一篇:为什么全球市场会遭受长期的产能过剩?——来自凯恩斯、熊彼特和马克思的视角

  • 网站首页
  • 杂志简介
  • 杂志导读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吉林财经大学 吉ICP备10200631号-2 
地址: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吉林财经大学  邮政编码:1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