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财政:成因·危害·纾解
【出 处】:
土地出让金
土地财政
分税制
政治晋升
城市化陷阱
【作 者】:
杨海涛
【摘 要】近10年来,我国省以下地方政府严重依赖土地资源相关收益来履行地方事权,并在社会上形成了一个带有贬义的称呼——“土地财政”。在现有文献中,通常把土地财政的兴起归咎于分税制改革。大量研究表明,分税制改革并非土地财政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土地财政的根源,既是基层政府纾解财政困难的无奈之举,更是财政分权制度下的地方官员竞赛政治晋升的理性选择。土地财政危害的严重性,主要表现在:寅吃卯粮,不可持续;竭泽而渔,祸患无穷:肆意征地,严重伤农;土地财政膨胀,催生“城市化陷阱”。纾解中国现阶段的土地财政困境,必须从解决各级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观入手,摒弃以GDP论英雄的官员政绩考核体系,树立新的以人为本的政绩观;但留方寸地,付与子孙耕;设立土地收益基金,为未来留一份资本。
相关热词搜索: